新手爸媽指南|寶寶長牙順序、徵兆與不適處理全攻略

新手爸媽們除了要習慣多了新成員後的作息之外,也要學習各種照顧寶寶的方式,其中很多爸媽想了解的是關於寶寶長牙的許多問題,以免遇到狀況時手忙腳亂。
而這篇文章就會詳細的帶你了解寶寶牙齒保健的必備知識,包括如何知道寶寶長牙寶寶長牙症狀有哪些、以及該怎麼應對等等,新手爸媽們趕快把這篇攻略存起來吧。

如何知道寶寶開始長牙?常見徵兆

通常新生嬰兒在大約六個月大的時候會開始長牙,由於長牙對於寶寶來說可能會帶來一些不適感,因此這時寶寶可能會出現莫名哭鬧的現象,新手爸媽可以從以下幾種徵兆判斷看看寶寶是不是開始在長牙:

  • 寶寶牙齦腫:因為新長的牙齒正在穿出牙齦,牙齦會因受壓而產生紅腫、發炎,甚至有時還會形成小水泡或輕微出血
  • 流口水增多:長牙階段會讓唾液腺分泌旺盛,讓寶寶口水明顯變多,如果放著不管有可能造成嘴周口水疹,照顧者這時要幫忙擦拭寶寶流的口水,才能讓肌膚保持乾爽
  • 愛咬東西:長牙時會讓牙齦產生搔癢感,寶寶為了想紓解這種搔癢感,就會特別喜歡把手、玩具、日常物品放進嘴裡咀嚼
  • 情緒煩躁、易哭鬧:因為長牙期帶來的不適感會讓寶寶比較容易情緒不穩,變得焦躁、不安,甚至因此造成睡不好、睡眠品質下降
  • 食慾變差:牙齦腫痛感可能會影響寶寶的食慾,讓寶寶表現出排斥食物或喝奶量下降等

上面這些是主要會在寶寶開始長牙時出現的徵兆,建議家長持續觀察寶寶的行為變化、口腔狀況以及睡眠飲食模式,判斷是否已進入長牙期。

寶寶長牙時間表&牙齦腫脹處理方法

寶寶長牙具有一定的生長模式跟生長順序,當然每位嬰兒長牙時間還是會有點差異,有時差距到三四個月都在正常範圍,爸媽們可以不用太擔心。

寶寶約會在6個月大時開始長出下排的正中門牙,接著再長上排正中門牙,來到1歲時會長出側門牙,接著是第一乳臼齒、犬齒、以及第二乳臼齒。最晚到2歲半至3歲間可長滿20顆乳牙。

長牙時間順序可以參考下面的階段:

  • 6-10個月:下顎正中門牙
  • 8-12個月:上顎正中門牙
  • 9-13個月:上顎側門牙/10-16個月:下顎側門牙
  • 13-19個月:上下第一乳臼齒
  • 16-22個月:上顎犬齒/17-23個月:下顎犬齒
  • 23-31個月:上顎第二乳臼齒/25-33個月:下顎第二乳臼齒

如果寶寶超過18個月仍然沒有明顯的長牙跡象,建議爸媽盡快帶寶寶至牙醫診所的兒牙專科諮詢,若有缺牙或發育異常等潛在狀況就可以及早處理。

而長牙期間出現寶寶牙齦腫脹的狀況時,爸媽可以用幾種方式來協助舒緩不適:

  • 冷敷法:咬冰涼感的物品(如:把固齒器拿進冰箱冷藏後使用)
  • 溫和按摩:以乾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牙齦,幫助血液循環與減輕腫脹感
  • 止痛藥物(需經醫師評估與指示):若寶寶哭鬧嚴重或無法正常作息,可諮詢專業牙醫師適時使用止痛藥物
  • 避免刺激性食物:例如太燙的食物,同時維持寶寶口腔清潔,預防發炎或感染

若寶寶牙齦腫脹持續不退,甚至伴隨高燒、食慾極差等狀況,還是要趕快就醫,因為長牙期的正確照護也會影響到為未來恆牙生長排列喔。

嬰兒乳牙長牙順序圖:正常與不正常的差別

就像上面所提到的,嬰兒乳牙的生長順序大致會遵循從下顎的正中門牙開始,接著向上顎門牙、側門牙、第一乳臼齒、犬齒、第二乳臼齒擴展。

這個順序能幫助寶寶建立正確的咀嚼功能,並且保護後續恆牙的生長空間,通常到2.5歲至3歲時乳牙就會全數長齊,總共有20顆。

但如果嬰兒長牙順序不對怎麼辦呢?有時也會出現順序或生長狀況異常的情況,例如上下顎同時長牙、某一側明顯晚於另一側、門牙或犬齒提早或延遲生長、順序不對等,但其實只要有在長牙、也沒有其他明顯的口腔問題、不影響口腔功能,就仍屬於正常範圍,不用太擔心。

若寶寶長牙出現以下的狀況,新手爸媽可以帶去給兒牙專科醫師評估:

  • 超過18個月都沒有長牙跡象
  • 單側牙齒沒有長出

寶寶長牙症狀解析:流口水、發燒、哭鬧、睡不好

四大常見的寶寶長牙症狀有流口水、發燒、哭鬧、睡不好,但家長不用驚慌,可以先了解應對的策略:

  • 流口水:長牙時因為牙齦受新牙刺激,所以唾液腺分泌量一定會大幅提升,加上寶寶吞嚥協調尚未發育成熟,感覺好像寶寶口水一直流不停,這是自然生理現象,也是寶寶自我舒緩牙齦腫脹疼痛的自然反應。爸媽只要多加注意、勤勞幫寶寶擦拭嘴邊多餘的口水,保持皮膚乾爽即可
  • 發燒:長牙本身不會引起高燒,但部分寶寶會有體溫輕度上升的情形(通常不超過38°C),這是因為牙齦輕微發炎導致的。爸媽可以持續追蹤體溫狀況,如果高燒不退就可能是其他感染造成的,需要儘速就醫
  • 哭鬧:寶寶還不會說話,因此長牙帶來的牙齦不適、搔癢和腫脹感只能透過哭鬧來表達,情緒也會變得比較焦躁,爸媽可以多給予安撫、並且協助減少食物刺激
  • 睡不好:跟大人一樣,寶寶身體不適時也容易睡不好,可能容易在半夜驚醒、或難以入睡,爸媽可以進行簡單的牙齦按摩以及適當的安撫

爸爸媽媽或主要照顧者可以仔細觀察寶寶的情況,如果上面症狀頻繁出現、或伴隨其他異常症狀(例如腹瀉、嘔吐、抽搐)出現,那麼有可能不是長牙造成的,建議趕快帶寶寶到小兒科就診。

寶寶長牙期食慾差?不吃東西怎麼辦?

就像上面提到的,寶寶進入長牙期時會有伴隨而來的不適感,有時候會讓食慾變差,因為牙齦腫脹搔癢感在吞嚥或咀嚼時會更明顯,所以可能會不好餵奶、甚至有些寶寶會拒絕吃副食品。加上這一時期情緒容易波動、睡眠品質下降,整體作息混亂也都會進一步影響到食慾。

很多新手爸媽會擔心長牙時期寶寶不吃東西會造成營養不良或體重成長停滯,那麼可以怎麼做呢?以下幾個方式可以幫助寶寶恢復正常進食:

  • 冷藏或涼性的食物:比如冰過的水果泥、優格等,比起熱時更能舒緩長牙期的不適
  • 軟質、泥狀食物:像是果汁、果泥、蔬菜泥、蒸蛋等好吞咽的食物
  • 少量多餐原則:不必強迫寶寶在一餐內吃完所有東西
  • 適度提供堅硬食物:例如口感偏脆的蔬果、或者寶寶專用的磨牙餅乾
  • 大塊食物切丁:讓寶寶更好入口咀嚼

整體來說長牙期的食慾下降是暫時性的,家長不用過度緊張,持續觀察寶寶精神、體重狀況就可以安心等待寶寶度過這階段囉。

當然如果寶寶長期拒食或水分攝取量偏低、體重明顯減輕,就要趕快就診,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問題需要治療。

寶寶長牙發炎該怎麼處理?什麼時候該看牙醫?

寶寶長牙發炎的情形屬於常見現象,爸爸媽媽在家的處理原則是減輕不適感促進口腔清潔,也要觀察發炎狀況有沒有惡化

第一個可以做的是幫寶寶冷敷牙齦、或咬食冰涼的食物,這是最常見且有效的方法,可以暫時減輕發炎紅腫和疼痛感,也要避免餵寶寶吃過度刺激的食物以降低牙齦的負擔。

再來維持寶寶口腔清潔也很重要,可以避免細菌滋生感染,家長可以用溫鹽水或牙醫師建議的漱口水讓寶寶輕輕漱口,保持牙齦清潔,並可用沾濕紗布輕柔按摩牙床,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細菌滋生。

如果出現以下幾種情形,建議就要去看牙醫比較好:

  • 發炎問題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改善,甚至感覺寶寶越來越不舒服
  • 出現劇烈紅腫或分泌膿液、牙齦出血等
  • 伴隨高燒或精神狀態不佳、體重明顯下降時

這類情況可能已經造成嚴重感染或牙齦膿包,也會影響到整個口腔健康,因此切勿在家自行處理。專業牙醫師會進一步診斷是否需要消炎治療、開立藥物或做膿包處理等,新手爸媽千萬不要自行拿成人藥物來給寶寶使用,以免越來越糟。

乳牙長得慢或提早掉,會影響恆牙嗎?

乳牙長得慢或提早掉落確實可能影響恆牙的發育與排列,因為乳牙除了扮演讓寶寶咀嚼進食的角色之外,也是恆牙發育時的位置引導者。

恆牙通常會在乳牙下方慢慢發育、推擠乳牙根部,促使乳牙逐漸鬆動脫落,如果乳牙提早掉了,會讓後面長的恆牙可能有位置偏移、排列凌亂等症狀,除了影響美觀外,嚴重的話也會引起如臉型、發音、咀嚼或其他口腔問題。

另一種情形則是乳牙長得太慢或一直不掉,那恆牙可能因為空間受限而無法順利冒出,或是出現恆牙乳牙同時並存的雙排牙情形,導致齒列擁擠。在診所遇到的案例中,通常可以先觀察幾個月,讓乳牙自然脫落後,恆牙就可以回到正確排列位置。如果乳牙始終沒有要掉落的跡象,兒牙專科醫師會協助評估是否要及早介入治療,這樣也能減少日後口腔健康風險、降低矯正治療難度。

乳牙保健超重要!長牙後的清潔與護理

口腔保健從寶寶時期就要確實做好,乳牙長出之後,家長更要正確的協助清潔與照護。由於乳牙的琺瑯質比較薄、抗菌能力比恆牙更弱,使得乳牙更容易受到蛀牙及牙齦炎的威脅,蛀牙的進程也會更快。

以下是新手爸媽照顧寶寶乳牙的重點:

  • 每日清潔牙齒與牙齦:建議餐後及睡前刷牙,未長牙的寶寶可用紗布擦拭口腔,長牙後改用軟毛牙刷並選用低氟牙膏
  • 控制甜食及夜奶頻率:甜食和夜奶非常容易導致蛀牙,長牙後盡量少吃甜食,也避免寶寶咬著奶瓶睡覺
  • 半年定期牙科檢查與塗氟:寶寶長第一顆乳牙之後就可以到牙醫診所進行塗氟了,此後大約半年可以帶寶寶到牙科進行一次例行檢查,讓兒牙醫師協助塗氟、追蹤牙齒生長狀況
  • 培養正確刷牙習慣:寶寶時期由家長協助刷牙,等孩子慢慢長大後就可以教他們正確刷牙步驟與順序

做好這些寶寶牙齒的清潔護理,不僅防止蛀牙,也能確保後續恆牙的健康發育喔。

爸媽安心小撇步:居家舒緩寶寶長牙不適的方法

簡單幫新手爸媽們做個總結,當家中寶寶開始長牙時,要先有心理準備會遇到寶寶哭鬧次數增加、食慾不穩、睡眠品質不佳的情形,這可能都是因為寶寶長牙不舒服造成的。

平時就可以在冰箱準備一些冷藏紗布或毛巾,必要時稍微幫寶寶冷敷牙齦減緩腫脹感, 食物方面則可以準備軟質、流質、涼性食物為主,配上切成小塊狀的食材或是磨牙餅乾,可以讓寶寶進食更容易。

如果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搭配適量的嬰兒專用藥物來減緩疼痛,但是注意一定要由專業醫師開立醫囑,不要自行在藥局買藥或者拿大人的用藥給寶寶。

桃園兒童牙醫推薦|京鼎牙醫診所

由於嬰幼兒的牙齒構造、常見症狀都跟成人差異很大,所以寶寶牙齒相關的問題建議還是到「兒童牙科專科」來諮詢。

位於桃園的京鼎牙醫診所與一般牙醫診所不同的地方在於我們有專業的兒童牙科醫師,具備充足的兒童牙科知識、能幫助新手爸媽處理寶寶的牙齒狀況,而且豐富的兒牙看診經驗也使得醫師更知道如何安撫寶寶、減輕幼兒看牙的恐懼,如果家中有嬰幼兒或小小孩,都歡迎來找我們諮詢喔!

熱門文章

新手爸媽指南|寶寶長牙順序、徵兆與不適處理全攻略

瀏覽次數: 104 新手爸媽們除了要習慣多了新成員後的作息之外,也要學習各種照顧 ...
more →
小孩根管治療會痛嗎?認識兒童根管治療懶人包

小孩根管治療會痛嗎?會影響恆齒?一篇看懂治療流程、費用與常見問題

家中寶貝愁眉苦臉,原來是牙痛在作祟?!生活習慣、刷牙方式及體質都是造成孩子蛀牙的原因,當細菌深入乳牙牙髓時,做根管治療就有其必要性。而小孩根管治療會痛嗎?與成人的根管治療又有什麼差別?本篇文章將一一帶您了解兒童根管治療的原理、過程、費用、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幫助苦惱的家長們一次掌握兒童根管治療的相關知識。
more →

水雷射治療軟組織案例

瀏覽次數: 3,418 醫師:翁榜醫師 不少患者都曾有嚴重蛀牙,或牙齦增生到蛀牙 ...
more →
牙周病治療費用懶人包

牙周病治療費用怎麼計算​?​​一篇看懂健保​與自費療程的差異​

牙周病輕則牙齦發炎,重則使牙齒搖搖欲墜、甚至一顆顆掉落,讓許多人深受所苦。​網路上關於牙周病的資料眾多,​到底牙周病治療費用落在多少​?健保與自費療程的差異又是什麼?此篇文章將帶您認識牙周病治療的3個階段與收費方式,並透過了解術後照顧方式及關於治療費用的常見問題,讓正為牙周病煩惱的您有個更明確的參考依據。
more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