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牙套後牙齦萎縮?
不少人來診所做牙套矯正的諮詢時,除了擔心會有戴牙套牙齒痛、不舒服的狀況外,也有不少人詢問會不會出現戴牙套牙齦萎縮的情形,究竟戴牙套會不會讓牙齦萎縮、可以怎麼預防跟治療、有沒有其他矯正牙齒後遺症呢?這篇文章會以專業牙醫師的角度帶你認識什麼是牙齦萎縮,並且告訴你正確的預防及治療方式。
什麼是牙齦萎縮?
牙齦是包覆在牙齒周圍的組織,是保護牙齒的一道重要防線,可以幫助穩定牙齒、並且抵擋外來的刺激。而如果這層牙齦組織出現退縮、厚度變薄或是高度降低的情形,使原本被牙齦覆蓋的牙根部分裸露於口腔之中,那這種情形就叫做「牙齦萎縮」。

牙齦萎縮的情況可以透過肉眼觀察,如果發現牙齒變得比之前更長、牙齦邊界後移,甚至部分區域可以明顯看到牙根等情況,就可能是牙齦萎縮,除了牙齒「拉長」之外,牙縫增大也是容易出現的徵兆。
為什麼戴牙套可能造成牙齦萎縮?
許多到診所諮詢牙套療程的患者都會擔心戴牙套會不會造成牙齦萎縮,其實是不一定。不過仍然有一些人在戴牙套期間出現牙齦萎縮的情形,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原本就存在牙齦萎縮問題
可能矯正前就有輕微牙齦退縮的情形,而矯正過程中開始注意到這個問題。
天生牙齦組織較薄
有些患者天生牙齦較薄、角化組織範圍不足等,缺乏足夠的保護屏障,牙齦就會更容易因為外在刺激而萎縮。
原本齒列擁擠
有些患者因為原本牙齒就很擁擠,透過矯正把牙齒排列整齊之後,牙肉也很難再長回來,就會感覺好像牙齦萎縮、牙縫的空洞感比較明顯。
牙套矯正幅度大或複雜度高
如果矯正需要大幅度改變牙齒位置(如前後或傾斜移動),會讓齒槽骨負荷增加,導致牙齦組織隨之移動或吸收,產生萎縮現象。
口腔清潔不徹底
矯正期間需要特別注意口腔清潔,如果沒有徹底清潔牙齒的各個角落,就會造成牙菌斑及牙結石堆積,引發慢性牙周發炎,進而導致牙齦萎縮。
刷牙習慣不當
「過度用力刷牙」也是常見造成牙齦萎縮的原因
牙齦萎縮會好嗎?
「醫師,如果我牙齦萎縮,放著不管會自己好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大多數的牙齦萎縮情況都是屬於不可逆的變化,牙齦組織不像皮膚或其他黏膜組織,一但萎縮後很難自然再生。即使後續透過保養、刷牙等方式也無法讓退縮的牙齦恢復到最初健康狀態,所以最好還是能做到事前預防、早期治療、防止惡化。
輕度萎縮如果能早期發現並及早就醫,並確實遵守醫師建議,例如使用正確刷牙技巧、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口腔衛生等,就能夠有效改善牙齦發炎狀況、或是避免萎縮情形惡化。
矯正後牙齦萎縮的治療方式
如果有因為牙套而牙齦萎縮的情況,醫師會根據嚴重程度幫患者訂定治療方案,常見的治療方式有以下幾種:改變清潔習慣、評估牙根覆蓋手術,以自體結締組織或異體材料補植的方式加厚牙齦組織,並且覆蓋暴露的牙根、或是貼片治療等等,建議經由醫師評估才能有效改善。
如何預防矯正後牙齦萎縮?
要預防戴牙套後牙齦萎縮情況,需要牙醫師在患者整個矯正療程中的專業評估,加上患者的密切配合,包括以下不同階段的預防方式:

- 矯正前專業評估:正式開始戴牙套矯正前,專業牙醫師會先檢查患者是否已有牙齦偏薄、輕度萎縮狀況或其他牙齒問題,事先完成所需治療後才會接續進行牙齒矯正。
- 矯正期間落實正確口腔清潔習慣:比如選用軟毛牙刷、不過度用力刷牙、搭配牙線、牙間刷,以及使用含氟牙膏、漱口水等,都能防止牙周病與牙齦萎縮的發生。
- 定期回診追蹤:依照醫師指示按時回診檢查以及洗牙,除了追蹤矯正進度之外,也能在口腔、牙齦狀況出現異常時馬上先行治療。
- 養成良好飲食與生活習慣:控制糖分攝取、戒煙、多攝取蔬果、維生素C、避免經常食用過硬的食物等,這些都有益於維護牙齦健康。
- 及早通報異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旦感覺有牙齒敏感、戴牙套時牙齒痛、牙齦痛或紅腫等狀況時,千萬不要拖延,及早就診才能避免萎縮惡化。
想避免矯正後牙齦萎縮|推薦京鼎牙醫診所
位於桃園的京鼎牙醫有專業的牙醫師團隊,從矯正前的評估、相關治療方案的量身定制,到矯正期間細心的追蹤調整,盡力讓你能夠取得最佳牙齒矯正效果的同時,也能維持牙齦與口腔健康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