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小朋友睡覺的時候總是聽到嘎吱嘎吱的磨牙聲,怎麼會這樣呢?其實很多孩子小時候睡覺都有磨牙行為,而有一些需要治療、有一些則會隨年齡增長自然消失,那到底兒童磨牙原因是什麼?兒童磨牙看哪科比較好?小孩磨牙解決辦法有哪些呢?
底下這篇會詳細說明給新手爸媽聽,現在就跟著專業兒童牙科醫師一起往下看吧。
小孩晚上睡覺會磨牙,是正常的現象嗎?
小孩睡覺磨牙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根據研究統計大約有6%至50%的兒童在睡覺時會出現磨牙行為,不過這個現象到底正常還是不正常、需不需要介入治療,還是要看是什麼因素引起的。
多數小孩睡覺磨牙是屬於暫時性的,好發於神經系統還沒完全成熟的四歲以前,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大概在五六歲以後會逐漸改善並且消失,所以一般來說爸爸媽媽不用太過擔心。
但是如果發現孩子的磨牙習慣導致琺瑯質嚴重磨損、牙齒敏感、影響睡眠品質,甚至影響顳顎關節和肌肉,造成頭痛、耳痛等症狀,那麼建議及早帶孩子到牙醫診所評估狀況,找出成因後看看是否需要進一步的治療。
小孩磨牙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小孩磨牙原因有很多種,有些是來自生理因素、有些則來自心理因素,造成小孩於晚上睡覺時出現不自主的磨牙動作,常見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 心理壓力與情緒波動:這是很常見的成因,小孩的壓力可能來自於學業、課業、考試等,也可能因為學校人際關係、同儕相處,或是家庭氣氛、外在環境變動、生活作息改變等都有可能無形之間帶給孩子潛在的壓力感,進而造成孩子睡覺時不自覺地磨牙,透過磨牙來發洩焦慮或潛在的不安情緒
- 牙齒發育與咬合問題:某些案例中孩子因為換牙期間乳牙與恆牙排列不整導致咬合不平衡,或是因為牙齒鬆動、蛀牙等因素讓口腔內感到不適,都可能導致睡覺時潛意識地磨牙,以自我調節牙齒的咬合狀態
- 神經系統發展未完全成熟或神經失調:小朋友在發育階段因為神經系統協調尚未發展成熟,睡眠週期時容易出現磨牙現象,也有可能是神經失調所引起
- 睡眠呼吸障礙:如果本身鼻子容易過敏、有慢性鼻塞、睡覺打呼,或習慣張口呼吸的兒童小朋友更容易出現磨牙行爲,因為呼吸道短暫阻塞、身體自動調節呼吸而導致磨牙
- 疾病或藥物影響:部分疾病的治療藥物可能引發磨牙行為,例如過動症、腦性麻痺、或其他特殊藥物等
- 遺傳:磨牙確實有可能透過遺傳引起,如果家族成員有磨牙的習慣,小孩睡覺時也比較容易磨牙,另外會習慣咬筆、咬手指的小朋友也容易有磨牙行為
有許多案例中磨牙也不只單一因素,而是上面提到的成因多個交互產生的,有些成因會隨著年齡增長、發育成熟後逐漸改善,但也有一些案例會越來越嚴重,家長可以多觀察孩子的狀況,如果磨牙伴隨明顯牙齒磨損、甚至影響到咬合功能或睡眠品質,就要盡快帶孩子去找專業兒童牙醫師進行評估與治療。
小孩磨牙可能會帶來什麼影響?
雖然很多小孩晚上睡覺時會磨牙,但是依照輕微與嚴重程度的不同,有時也會對健康與生活品質造成影響,爸媽可以視情況決定何時要帶小孩去就診。有些狀況會越拖越嚴重、治療難度也會越來越高,建議儘早給醫師評估比較好喔。
下面四種狀況是比較嚴重的磨牙影響。
影響一:琺瑯質磨損
嚴重且持續性的磨牙會導致牙齒琺瑯質逐漸被磨損,而琺瑯質主要功能是要保護脆弱的牙齒本體和牙髓,同時也是抵抗蛀牙的第一道重要防線,讓牙齒看起來潔白閃亮的關鍵也是琺瑯質。
當琺瑯質因為磨牙而受損或流失時,身體也無法自己再生,就會導致牙齒容易對冷熱敏感,而失去琺瑯質保護的牙齒蛀牙、細菌感染、牙周炎的風險也會變高,還會影響牙齒美觀度。
影響二:牙齒鬆動、斷裂、牙齦萎縮
磨牙可能會讓牙齒出現裂痕或缺角,甚至導致牙齒鬆動脫落、牙齦萎縮。牙齦萎縮同樣會造成牙齒的外觀改變及防護力下降,增加蛀牙跟感染風險。
影響三:睡眠品質下降
在不少案例中,孩子因為潛在的心理壓力而不自覺地磨牙,磨牙影響到睡眠品質,睡不好、精神不佳的情況下又會影響白天的精神、專注力與學習效率,對心理與情緒帶來負面影響,變成一個惡性循環,需要特別留意。
影響四:頭痛、肌肉酸痛
磨牙時因為顳顎關節容易過度咀嚼而產生下巴疼痛、張口困難或肌肉酸痛等現象,也可能讓咀嚼肌過度肥大,造成頭痛、臉頰酸痛的症狀。
小孩磨牙會影響恆牙和臉型發育嗎?
孩子睡覺期間過度磨牙確實會影響到恆牙發育跟造成臉型改變。
一般來說兒童磨牙行為比較會出現在乳牙時期,如果因為嚴重磨牙導致乳牙缺損、搖晃,就會影響到之後要長出來的恆牙,可能會因為乳牙的缺損讓恆牙生長跟排列出問題,也有可能進一步影響到後續的咬合功能。
至於臉型方面,因為過度磨牙會使得咀嚼肌過度使用,加上孩子正處於生長發育期,長久放著不管的話就會讓臉型越來越寬、或者兩邊臉型產生不對稱的情形。
這兩個問題在孩子生長期就介入治療的話會相對更容易,如果過了生長黃金期,此時牙齒位置與臉型都已經大致定型,後續要矯正的時間就需要更長、效果可能也會有所打折。
小孩磨牙需要戴牙套嗎?什麼年齡適合?
兒童磨牙治療需不需要使用牙套,是根據磨牙的嚴重程度而定。不過就實際案例統計而言,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輕度的磨牙,而且年齡稍長後就會自然消失,所以一般會建議先多觀察、並且大約半年到牙醫診所做追蹤即可。
如果磨牙行為已經明顯影響牙齒健康,例如造成嚴重磨損、斷裂、引起敏感性牙齒等,或是有咬合異常、肌肉酸痛、顳顎關節不適或嚴重干擾睡眠的情況,可以經過牙醫評估與指示使用專用的夜間磨牙牙套,這是一種透明的咬合板,睡覺時配戴能有效阻隔上下牙齒直接摩擦,降低琺瑯質損傷,也有助於放鬆咀嚼肌。
不過磨牙牙套的配戴主要是用來減緩磨牙造成的傷害,還是要找出根本造成磨牙的原因並且妥善處理,尤其是心理壓力造成的磨牙,這樣才能真正治療孩子的磨牙行為。而市面上有許多品質參差不齊的兒童磨牙牙套,家長要特別注意最好不要自行購買來給孩子配戴,應該由具有兒童牙科專業的醫師指示下配戴,以免造成反效果。
小孩磨牙要看哪一科?
許多新手父母比較有疑惑的是:兒童磨牙看哪科?雖然磨牙的成因很多,不過一開始建議爸爸媽媽先帶孩子到牙科診所做諮詢,尤其是有兒童牙科專業的醫師更好。在諮詢時牙醫檢查小朋友牙齒磨損的狀況、口腔狀況、是否有顳顎關節或咀嚼肌酸痛的症狀,協助找出可能造成磨牙的原因,並且會與家長討論制定小孩磨牙解決辦法,必要時會需要轉診至其他的科別。
可能會需要協同哪些科別會診呢?常見的有:
- 耳鼻喉科: 如果小朋友磨牙問題以外同時有呼吸道問題,例如慢性鼻塞、睡覺打呼或有潛在睡眠呼吸中止風險的話,耳鼻喉科醫師會協助來檢查孩子的鼻子與喉嚨狀況
- 身心科: 部分小朋友有不願說出口的壓力與焦慮,或是情緒不穩定的情形,這時就會需要身心科醫師或是諮商師介入
小兒科: 有時兒童磨牙可能是因為身體其他的狀況引起,如果常見的原因排除後仍然有嚴重的磨牙行為,建議找小兒科醫師共同評估檢查
小孩磨牙的治療方式
小孩磨牙治療方式會由兒牙醫師評估後選擇最適合的方式,也會根據造成磨牙的成因來考量需不需要轉診至其他科別。
由於多數小朋友睡覺時的輕度磨牙都是屬於暫時性,隨著年齡增長、神經系統發展成熟後就會漸漸緩減,所以醫師通常在一開始會觀察跟追蹤,後續再看狀況評估。而比較嚴重的磨牙治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磨牙牙套(咬合板)、MRC功能矯正器
適用於相對嚴重的磨牙行為造成的明顯牙齒損傷,磨牙牙套是一種夜間配戴的透明軟質護齒套,可以減緩牙齒損耗與關節負擔,建議家長不要自行購買市面上來路不明的磨牙牙套,可能會產生其他適應問題或副作用。如果磨牙與習慣用口呼吸或咬合不正有關,也可能搭配MRC功能矯正器、肌能訓練或咬合矯正。
兒童諮商
如果主要是由壓力引起的磨牙行為,建議尋求專業的兒童諮商師協助,透過諮商了解孩子的壓力源,也與父母合作引導孩子學習如何紓解壓力、做好情緒管控。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形,也會視情況必要性來會同身心科醫師共同治療。
生活習慣調整
許多研究發現小朋友睡前的習慣也可能影響睡眠時的磨牙行為,例如睡前進行比較刺激、高活動量的活動、玩3C產品、攝取咖啡因或高糖分飲食等,或是不穩定的睡眠作息,都有可能加劇磨牙行為。
父母可以先協助小朋友改善這些習慣,並觀察磨牙情況有沒有好轉。
呼吸道或其他症狀治療
如果磨牙是由其他身體因素引起的,則會根據症狀轉診至不同科別,例如耳鼻喉科、小兒科,再由該科醫師協助治療,可能會開立必要的藥物給小朋友。
家長要特別注意,口服藥物一定要經過醫師開立處方,千萬不要自行拿大人的藥物給小孩服用。
預防小孩磨牙的日常照護建議
那麼在日常照護上爸爸媽媽可以做什麼來預防小孩磨牙呢?
兒童時期的磨牙預防重點在於建立良好的作息習慣、練習紓解壓力與情緒,以及照顧好牙齒健康。
家長可以陪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和睡眠習慣,睡前三十分鐘到一小時間不要從事過度刺激的活動或劇烈運動,也不要使用3C產品,例如打遊戲、看影片等,這樣小朋友在睡前神經才能慢慢放鬆,對於減少夜間磨牙很有幫助。
飲食方面也盡量避免高含糖、含咖啡因的食物,例如巧克力、可樂、奶茶等,並確保日常飲食均衡,多補充鈣質、鎂及維生素D等營養。
另外父母的陪伴、溝通與傾聽也很重要,能夠讓孩子說出心裡的想法,避免情緒堆積在心裡形成壓力,也能在問題早期就介入處理。
桃園兒童牙醫推薦|京鼎牙醫診所
同樣是睡覺磨牙,成人跟兒童磨牙的成因往往很不相同,也造成治療應對方式差異很大,所以針對小朋友磨牙行為,建議找「兒童牙科」專業的醫師做諮詢,因為兒牙醫師有大量處理兒童磨牙治療的經驗,能夠更準確的判斷背後的成因。
我們是位於桃園的京鼎牙醫診所,擁有專業的兒童牙科醫師團隊,豐富的兒牙看診經驗能夠做出準確的診斷與治療,也是為什麼新手爸媽們非常喜歡來找我們的原因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