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兒童要看兒牙專科?

成人與孩童的牙齒構造、常見症狀,有著非常大的差異。相同狀況卻必須採用不同的治療方式,這時候兒童牙科就有專為孩童打造的療程,這些療程需要具備充足的兒童牙科知識以及應對孩童、家長的能力,才能有效減輕孩子對看牙的恐懼,也讓家長更放心。

兒童牙科
診療項目

兒童牙科會針對各階段的孩童可能遇到的狀況,設置適合且比一般牙科更為精細的療程,不管是學齡前、學齡兒童或青少年,都涵蓋在內,療程像是:

兒童牙科

齲齒

塗氟

溝隙封填

雙排牙

MRC
矯正

兒童
隱適美

齲齒

塗氟

溝隙封填

雙排牙

MRC
矯正

左右移動查看

但在一般牙科就比較不會有這麼全面性的療程,非兒童醫師也就不一定那麼了解孩子與家長的需求,若想確保孩子有較好的看診體驗,還是建議家長到專門的兒童牙科看診。

如何引導孩子看牙?

最好的方式就是請家長從平時傳遞看牙的正確觀念,讓孩子知道看牙齒並不代表牙齒一定出了問題。看牙的過程中,家長也可以與醫生配合,循序漸進的告訴孩子,醫生要怎麼治療,會拿什麼東西。不需要特別去形容聲響很大的醫療器械,否則反而會嚇到孩子。

*重點提醒:家長切勿以教訓為由帶孩子看牙,避免孩子將看牙與「懲罰」聯想在一起,造成療程上的困難。

如何幫助孩童克服
看牙恐懼?

不管是哪一種療程,免不了還是會有人害怕,如果孩子真的沒辦法忍受疼痛,或是非常害怕看牙,可以選擇採用舒眠治療。孩子可以免於在清醒的狀態下感受疼痛,減少恐懼。但執行舒眠療程需要進行事前規劃,除了一開始先由兒牙醫師、麻醉師評估孩子身體狀況外,家長也需要進行麻醉前後的衛教課程,待舒眠療程結束後,醫師還得定期追蹤,確認孩子的後續狀況。

常見問題

孩子只要有進食,不論是牛奶、母奶或副食品,就要替他們口腔清潔囉。

若還沒萌牙時,家長可以先用紗布沾水的方式清潔,孩子開始萌牙後,讓他們學習漱口的動作之外,也要慢慢地嘗試使用牙刷,並學習「貝氏刷牙法」唷。

孩子的蛀牙因素有很多,除了飲食習慣會影響外,年幼的孩子們對於「刷牙」的概念還不夠熟悉,或甚至是手部控制的能力不夠穩定。所以說即便有刷牙,也不代表他們有「刷乾淨」,建議家長要在孩子刷牙後再次檢查喔!

另外,定期帶孩子去牙醫診所「塗氟」和做「溝隙封填」等療程,也能有效預防蛀牙的發生。

乳牙在孩童口腔是很重要的存在,雖然會掉,但如果不治療,很可能會讓細菌持續破壞到神經底部及周圍骨頭,進而影響日後的恆牙生長,讓恆牙一萌發就容易蛀牙;或是讓恆牙長歪或長不出來。

新舊牙同時存在是常見的現象,我們也稱為「混合齒列期」,家長不需要過於緊張,新牙在內側長出時,舌頭推擠的動作會漸漸將內側牙齒往外推移,進而使乳牙脫落。如果乳牙只剩小牙根且擠走恆牙;或恆牙已冒出恆牙卻還很穩固等狀況,建議尋求醫師是否需要治療唷!

由於乳牙的牙齦溝較淺,比較不會有牙結石堆積的問題,如果執意要幫孩子洗牙的話是很可能會傷害到乳牙結構,建議13歲以下的孩童以定期回診檢查的方式確保牙齒健康,交由醫師評估洗牙的必要喔!

其實孩子會抗拒看牙多是因為家長常以「家長常以恐嚇的方式作為教訓」等恐嚇的方式作為教訓,導致孩子對牙醫診所產生恐懼感。而正確的方式應該是以鼓勵的話語讓孩子養成定期檢查牙齒的好習慣。

如果因為其他因素而害怕看牙也可以採用「舒眠療程」,讓孩子能避免掉看牙過程中的器械聲與疼痛感等恐懼來源,不過這需要先請專業的醫師做評估才能執行唷!

Scroll to Top